本文共 461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5 分钟。
下面总结一下使用 Spring Data JPA 进行持久层开发大致需要的三个步骤:
此外,<jpa:repository> 还提供了一些属性和子标签,便于做更细粒度的控制。可以在 <jpa:repository> 内部使用 <context:include-filter>、<context:exclude-filter> 来过滤掉一些不希望被扫描到的接口。具体的使用方法见 。
应该继承哪个接口?
前面提到,持久层接口继承 Repository 并不是唯一选择。Repository 接口是 Spring Data 的一个核心接口,它不提供任何方法,开发者需要在自己定义的接口中声明需要的方法。与继承 Repository 等价的一种方式,就是在持久层接口上使用 @RepositoryDefinition 注解,并为其指定 domainClass 和 idClass 属性。如下两种方式是完全等价的:
public interface UserDao extends Repository |
如果持久层接口较多,且每一个接口都需要声明相似的增删改查方法,直接继承 Repository 就显得有些啰嗦,这时可以继承 CrudRepository,它会自动为域对象创建增删改查方法,供业务层直接使用。开发者只是多写了 "Crud" 四个字母,即刻便为域对象提供了开箱即用的十个增删改查方法。
但是,使用 CrudRepository 也有副作用,它可能暴露了你不希望暴露给业务层的方法。比如某些接口你只希望提供增加的操作而不希望提供删除的方法。针对这种情况,开发者只能退回到 Repository 接口,然后到 CrudRepository 中把希望保留的方法声明复制到自定义的接口中即可。
分页查询和排序是持久层常用的功能,Spring Data 为此提供了 PagingAndSortingRepository 接口,它继承自 CrudRepository 接口,在 CrudRepository 基础上新增了两个与分页有关的方法。但是,我们很少会将自定义的持久层接口直接继承自 PagingAndSortingRepository,而是在继承 Repository 或 CrudRepository 的基础上,在自己声明的方法参数列表最后增加一个 Pageable 或 Sort 类型的参数,用于指定分页或排序信息即可,这比直接使用 PagingAndSortingRepository 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。
JpaRepository 是继承自 PagingAndSortingRepository 的针对 JPA 技术提供的接口,它在父接口的基础上,提供了其他一些方法,比如 flush(),saveAndFlush(),deleteInBatch() 等。如果有这样的需求,则可以继承该接口。
上述四个接口,开发者到底该如何选择?其实依据很简单,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,选择其中之一。笔者建议在通常情况下优先选择 Repository 接口。因为 Repository 接口已经能满足日常需求,其他接口能做到的在 Repository 中也能做到,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功能强弱的问题。只是 Repository 需要显示声明需要的方法,而其他则可能已经提供了相关的方法,不需要再显式声明,但如果对 Spring Data JPA 不熟悉,别人在检视代码或者接手相关代码时会有疑惑,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在持久层接口中声明了三个方法,而在业务层使用该接口时,却发现有七八个方法可用,从这个角度而言,应该优先考虑使用 Repository 接口。
前面提到,Spring Data JPA 在后台为持久层接口创建代理对象时,会解析方法名字,并实现相应的功能。除了通过方法名字以外,它还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指定查询语句:
下面我们分别讲述三种创建查询的方式。
通过解析方法名创建查询
通过前面的例子,读者基本上对解析方法名创建查询的方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,这也是 Spring Data JPA 吸引开发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。该功能其实并非 Spring Data JPA 首创,而是源自一个开源的 JPA 框架 Hades,该框架的作者 Oliver Gierke 本身又是 Spring Data JPA 项目的 Leader,所以把 Hades 的优势引入到 Spring Data JPA 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。
框架在进行方法名解析时,会先把方法名多余的前缀截取掉,比如 find、findBy、read、readBy、get、getBy,然后对剩下部分进行解析。并且如果方法的最后一个参数是 Sort 或者 Pageable 类型,也会提取相关的信息,以便按规则进行排序或者分页查询。
在创建查询时,我们通过在方法名中使用属性名称来表达,比如 findByUserAddressZip ()。框架在解析该方法时,首先剔除 findBy,然后对剩下的属性进行解析,详细规则如下(此处假设该方法针对的域对象为 AccountInfo 类型):
可能会存在一种特殊情况,比如 AccountInfo 包含一个 user 的属性,也有一个 userAddress 属性,此时会存在混淆。读者可以明确在属性之间加上 "_" 以显式表达意图,比如 "findByUser_AddressZip()" 或者 "findByUserAddress_Zip()"。
在查询时,通常需要同时根据多个属性进行查询,且查询的条件也格式各样(大于某个值、在某个范围等等),Spring Data JPA 为此提供了一些表达条件查询的关键字,大致如下: